姜堰区委编办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,以创新举措推进优编强才、优编强教、优编强医,着力保重点、保民生、保基层,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 一是优编强才,高水平推动人才引育。建立紧需人才事业编制“周转池”,对我区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急需的“高精尖缺”人才,可申请纳入区人才驿站事业编制管理,实行“双落户”制度,按照就高原则享受人才政策。推行综合研判用编,更多考虑工作需要、紧缺急需人才招录,控总量、保重点,编制使用精准度、使用效益明显提升。 二是优编强教,全方位促进教育发展。为缓解城乡间、学校间、学段间编制配置不均衡的问题,会同教育部门根据人口变化、生源增减趋势调整学校布局结构,撤并沈高学校、行知实验小学、张沐中心小学等7所农村学校。积极推动罗塘高中机构规格升格为副科级,及时调整姜堰中学、姜堰中专内设机构和负责人职数,更好促进学校发展。 三是优编强医,多层次构建医疗体系。会同卫健部门推进落实疾控体系改革,核定区疾控中心副职领导职数,积极构筑上下一致、协同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,助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。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满足区域内群众就医需求,继续深化溱潼人民医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,将沈高、兴泰卫生院调整为溱潼人民医院的两个院区,构建“一院三区”发展格局。
|